光远堂。陈国良摄
陈氏祠堂供奉的先祖神像,正中间是陈凤台。陈凤台是南宋进士、谏议大夫、三朝重臣与抗元英雄,在凌村立村开族的是陈凤台的后裔陈洛。
陈氏后人陈积柱向记者介绍先祖神像。陈积柱是凌村陈氏二十七世孙。
石狗巷因巷口供奉一尊石狗而得名。石狗巷是凌村陈氏家族的发源地。
南宋年间,陈凤台第七子陈仁,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冈州(新会)。大约1220年,陈仁后裔陈洛正式在凌村创立陈氏家族,此后800余年,凌村陈氏生生不息,可考的记载显示陈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1746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迁至现址重建,并改名“光远堂”,此后再未移动,2004年全面修葺。
策划/统筹 钟筱村 傅健 陈淑婷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任龙(除署名外)
记者走访
被遗忘的陈氏宗祠
沿325国道从沙坪城区向址山镇行驶,到达址山镇四九村委会后再向东行使约3公里才能到达凌村陈氏祠堂。近日,在凌村陈氏后人陈积柱的引导下,记者才找到“低调”的陈氏祠堂。
出于历史原因,陈氏祠堂没有“陈氏宗祠”之类的匾额,只刻有“光远堂”三字,门联书写“光荣后学,远大前程”,透出一股学风清流。凌村村民也称祠堂为“光远”。光远堂西侧有一处水塘,关帝庙坐东侧,东南方向距祠堂三四十米处矗立着县级文物“兄弟义士坊”。2004年,凌村老年活动中心落成,坐落在光远堂前面,若无村民指引,外人很难寻其踪迹。
走进三层楼高的祠堂,分外宽敞,正墙悬挂8幅陈氏先祖画像,依次为陈凤台与其七子,下方摆神台神位,边墙则是近年来凌村陈氏后人各种活动照片,以及陈氏族谱和陈氏家训。上到二楼,记者发现,还有小阳台与天井相连。三楼则是一条宽约1.5米的架空水泥走廊贯通东西,“我们叫它‘老鼠路’。”陈积柱告诉记者。
“光远堂以前是一所学校,70多年前建的光远学校和建国后的凌村小学都在这里。”另一位陈氏后人陈直顺表示,很长一段时间,凌村后辈只知有宗焕祠、廷辉祠和廷瀚祠,却不知凌村小学旧址就是陈氏祖祠——光远堂。
“现在看到的光远堂是2004年10月全面修葺过的。”陈积柱说。不过,修葺后的光远堂,修旧如旧,古典窗楣,中西结合,仍能嗅到一股民国建筑的古色古香。“每天晚上都有村民到祠堂外的小广场上跳舞,非常热闹”。
后人说祠
光远学校深深烙印于祠堂之中
近年来,凌村人为保护陈氏家族的历史文化,专门成立了凌村陈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悉心收集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家族文化碎片,尤其是出版了记载凌村历史的《光远情》一书,更被凌村人称之为“史无前例的大事”,陈积柱就是主编之一。
陈积柱介绍说,据史书记载,凌村立村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立村之初,凌为主姓,后又有秦、白、严、陈四姓先后落户于此。“现在凌村的陈氏是南宋进士、谏议大夫、三朝重臣、抗元英雄陈凤台幼子的后代。”陈积柱说。陈凤台的幼子即第七子,名叫陈仁,是凌村陈氏的始祖,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古冈州(新会)。后陈仁后裔陈洛正式在凌村创立陈氏家族。自此,凌村陈氏繁衍开来。
陈氏家族落户凌村后,发展十分迅速,人丁逐年兴旺,其他姓氏的村民逐渐离开凌村,最后只剩陈氏一姓。民国年间,凌村陈氏族人纷纷外出经商,主要奔赴港澳地区、新加坡等地。现在,除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常住凌村的仍有1000多位村民。
“现在的光远堂始建于1929年。”陈积柱介绍说,其前身陈氏宗祠最早建立于清乾隆年间。其实,自立村以来,凌村就建过许多祠堂,诸如宗焕祠、廷辉祠和廷瀚祠等,但都是各家用来供奉自家直系宗亲。大约到了1746年,凌村陈氏才建起第一座陈氏大宗祠。此后,因种种原因,该宗祠在村中多次迁址,民国十八年(1929年)迁至现址重建,并兼修光远学校,此后再未迁址。“建光远堂之前曾因土地问题与外村人打官司,后虽打赢官司,但名义却是修建学校用地,因此祠堂未挂‘陈氏宗祠’牌匾,而是改称‘光远堂’”。
陈氏后人曾做过一首诗形容光远堂的样貌,其中两句说:“国字大门朝南开,三座三进仗圣旨”,描述的便是陈氏宗祠民国时期的原貌。民国年间,陈氏宗祠便是光远学校。“光远学校国字大门气势非凡,门外是双龙戏珠浮雕。”陈直顺说,“幼童入学须经三进,先爬门槛入前厅,经大天井进中大厅拜孔子,再绕屏风两侧至第三进,敬罢祖先才算正式入学。”
遗憾的是,一切都在1962年前后划上句号。这一年学校被拆,祠堂遭毁,祖传物件流离丢失,曾由名家所赠的楹联、贺匾等均无一幸存,仅剩后座三层的光远堂和当年“仗圣旨”修建的“兄弟义士坊”。不过,镌刻在光远堂门前大理石上的那副门联——“光荣后学,远大前程”,则成了光远堂永远的门联。陈积柱说:“门联不仅诉说着光远学校深深烙印于陈氏祠堂身上,更寓意着陈氏祠堂发展壮大的决心。”
先贤名人
陈源辅、陈英辅筹集数千石粮食饷军
牌坊是封建社会皇帝御赐嘉奖立大功的官员或忠义之士亦或贞节烈妇的建筑物,凌村兄弟义士坊便是陈氏两位先贤名人爱国勤王的事迹的见证。
“兄弟义士坊建于宋朝祥兴元年(1278年),是皇帝御赐给我族五世祖陈源辅、陈英辅的。”陈积柱介绍,1278年6月,宋少帝赵昺驻兵新会崖山,官兵二十余万,征战日久,眼看粮草消耗日益殆尽。直至七月,事情才有了转机,因为凌村陈氏两兄弟陈源辅、陈英辅果断站了出来。“在国家危难之际,我族五世祖两兄弟筹集数千石粮食,送往新会崖山饷军。”两兄弟因此受到当时朝廷特旌,宋帝降圣旨兴修兄弟义士坊于凌村大康里门口。“此事在《新会县志》与《鹤山县志》中亦有记载。”陈积柱说。
在封建帝制时代,建坊嘉奖之事在江门地区并不多见,凌村却是例外。陈源辅、陈英辅两兄弟勤王抗元,获宋帝降诏建坊嘉奖只是其一,另外还有明代皇帝御赐的“解元进士坊”。修建此牌坊须谈及陈氏另一位先贤——陈经纶。
“陈经纶是凌村陈氏第十一世祖,明朝弘治年间,年轻的陈经纶于成化十九年便夺得乡试第一的佳绩,4年后,又考中进士。”陈积柱说。记者在《鹤山县志》也看到同样记载:“辅裔陈经纶始显,成化十九年乡荐第一,登二十三年进士,授观礼部纂修。到弘治元年(1488年),为嘉奖陈经纶,弘治皇帝御赐“解元进士坊”,建在新会县城南门大街口(彼时凌村属新会县)。
近代的陈氏后人仍不乏佼佼者。“凌村人都知道光远学校,但它的创始人知道的人则不多。”陈积柱说,倡议创建光远学校的正是凌村人陈锡九。民国初期,陈锡九曾担任广州陈家祠董事。“广东陈氏后人中的杰出代表才能担任广州陈家祠董事。”陈积柱介绍,陈锡九是一名成功的实业家,在商界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政界也有诸多好友。当年兴修光远学校,陈锡九倡议一出,各工商堂号,四邑宗亲立即响应,慷慨捐资,短短两年,光远学校便全部完工,现在的光远堂同样建于彼时。光远堂的门联也是由陈锡九好友、两广总督杨彦公题赠。
乡风民俗
拜石狗缅怀先人
凌村最古老的地方要数该村大康里石狗巷,因巷口供奉着一尊石狗而得名。凌村还有一句谚语——再老也无有石狗老!说的正是这尊石狗。据陈积柱介绍,石狗巷是凌村陈氏家族的发源地,800多年前,陈氏先祖在凌村开族时正是在石狗巷里。
现在,老石狗已经面目模糊,但其蹲坐警惕的神态尚能辨识。陈氏村民表示,老石狗几百年如一日,守护着陈氏门户,保佑凌村平安,值得敬拜。所以,逢年过节,祭拜石狗是凌村人的风俗。
“陈氏后人不论出行在外,走向何方,回村祭祖总要拜一拜石狗。”陈积柱说,“其实更多的是借石狗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活化亮点
广场舞跳进祠堂小广场
近年来,随着光远堂的修葺,老年活动中心在也祠堂前落成,并与祠堂连接起来,形成一处小广场,晴天可遮阳,雨天可避风雨,爱跳广场舞的村民相中了这里,每日都会有村民来此劲舞一番。
“将来我们还打算在这里办一些文娱活动,如书法、绘画展览,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陈积柱介绍说。
据了解,今年11月份第四届清远陈凤台历史研究会也将作客凌村,在祠堂广场召开。
专家评说
陈凤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陈国良:
整合凌村文化资源
发展凌村祠堂文化,须整合凌村其他文化资源,可将光远堂、兄弟义士坊、关帝庙以及兄弟义士墓等结合起来。另外,光远堂的文化内核是陈氏两兄弟忠义爱国精神,可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光远堂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