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璇編校《新訂台山六村陳氏槎洲族譜》已在美國亞馬遜出版,https://www.amazon.com/s/ref=sr_pg_1?rh=n:283155,k:Hanson+Chan&keywords=Hanson+Chan&ie=UTF8&qid=1526536125
網購和寄發的範圍,只限於美國和海外。該書內有一篇長達三十頁的英文簡述,追根溯源,逐代開列,對不懂中文的土生後代有彌補的作用。以下是編校者陳天璇對編校和出版此書的說明:
今次,編校《新訂台山六村陳氏槎洲族譜》出版,有以下兩個大理由:
其一、我家祖传有一本连续登记二十多代男丁大族谱。
它里面记载了:谁是我家我族最初的那一位共同祖先。除了留下他的名号,还有他当年的一些背景来历;虽然简单,也算有迹可寻。他名字叫陈猷。原是广东南雄珠玑巷的住民;时属南宋。然后,因寇乱或说是因涉及胡妃外逃惹祸的牵连,与珠玑巷九十七户各姓人家,集体南迁珠江一带。陈猷带同家人落脚新会石头;那地方旧名称为古冈州。
所以,我家大族谱的最初有关记载,就是,以陈猷始迁石头乡为起点。继而下延,开枝繁叶。
在新会这一段子孙世系,族谱内称作《石头谱》。
其间,至第五代,其后人陈天祥再往南移,迁入上阁东山,旧名是矬筒里,今称台山墩头;但南宋时新宁(台山旧名)仍未被立为县。这一段下延发展,族谱称《墩头谱》。
又经几代之后,部份子孙再移,有后人陈元康迁往朗美,随而再扩展为六个村落,故该区地方在台山歷史上称六村;后又再发展为更多村落,但仍被统称为六村,因为都是同宗同姓,同时族谱内把那段子孙世系统称为《朗美谱》。因此,朗美,原是六村起点;及后迁建的更多村,均是由此分支出去。
槎洲村的建村人陈遇夫原是在朗美村出生;他于清代康熙时中解元,继而择地槎洲建村开族。其子陈瀚生有十子,遂衍化为槎洲十房。在下延子孫分期的大谱上,這一段的子孫世系称《槎洲谱》。
至於這一連串又幾度搬遷的譜系如何逐一寫成、如何代代積累、如何一再校訂,簡單地說,有三份可參考的前人的記述,可作依據。第一份是陳提領(有志)的遺囑,他是最先在遺囑內提及我族始祖是南雄珠磯巷陳猷。陳猷始遷新會石頭。陳提領本人是《墩头谱》第三代。由他記錄了陳天祥始遷上阁东山(今称台山墩头),又是他叫子孫遷往朗美。所以,他的長孫陳元康始遷朗美(亦即台山六村的發源地)。第二份是陳佩璿《族譜志》,他是朗美譜系第十二代,他於去世之前寫下了《族譜志》,除了把陳猷列為我族最始祖,還詳細交代了《墩头谱》及《朗美谱》至他時各代世系子孫名號。陳佩璿是陳遇夫的父親。陳遇夫於清代康熙時中解元後擇地至槎洲建村,因而另開支族,其子陳瀚亦於康熙時中解元,生十子,分十房,槎洲一族由是展開。至於《槎洲谱》所以特別和深受族人推重,是第因為陳遇夫在晚年時曾對我族自陳猷後歷代世系,逐一校訂,添補遺漏。比如,陳猷之後,一傳陳巧、二傳陳迪、三傳陳仁甫四兄弟,是陳遇夫親到新會石頭去核實才補回這些世次。當年始遷上阁东山的陳天祥是陳仁甫兒子。
依據陳遇夫的校訂,最始祖依然是广东南雄陈猷,祖籍广东南雄珠玑巷人。他于南宋开禧元年由南雄迁新会石头。族谱內对陈猷之前祖先世系未作详细交代。陈遇夫重校這一族谱时另撰写一篇《颍源记略》,故此族中后人认为,信是沿自颍川一脉。除此之外,未及其他。
然而,陳遇夫是首個把我族《石頭譜》、《墩头谱》、《朗美谱》連貫起來的編校者,並同時在這基礎上開始了《槎洲谱》,他訂囑後人要一代一代地把各房子孫世系記錄。至我祖父陳成烈時是第八代。我在槎洲出生時,按照槎洲譜的世次,便已是第十代了。
尚應在此交代的是,这份祖传大族谱之所以能够至今留传,甚至带到美国,有这样的因由。我家祖父陈成烈曾经是槎洲村在中国大陆解放前最后的一任村长。按照旧例,村长亦是我村族长,因为村人同宗同源。所以,这份族谱当年由他任内保菅。唯是,他于1950年便逝世,同时,解放后也取销村长制度。再者,他本是美国的归侨,他的子孙后人,这包括我在内,都在解放前已离开家乡,全部或先或后移民美国。不过,这本歷代留傳族谱在我家祖父陈成烈去世后续由当年的村长书记收藏。更难得是,他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移民美国时把它带到了纽约。吾兄陈天伦(他也是长孙)从书记的手上取得抄本,我存了一印本。這也就是我新訂槎洲族譜的原始依據。
我另一個重校族譜的理由是,二零一零年秋我有回鄉之行,族人今稱陳猷可能是陳鳳台次子,這引發新議題。因為,據此,今人認為我族始祖陳猷在南雄時有上延的世系。其父是陳鳳台,是南宋時一名諫議大夫;他有七個兒子,他們的排次是:一陳謨、二陳宣、三陳英、四陳愷、五陳潤、六陳圖、七陳仁。這七人本來無人叫陳猷。但今人則相信,陳宣別名是叫陳猷,所以陳猷是第二子。今時族人均以長子陳謨所作一份《遺牒》所言作為陳鳳台上延世系作依據。我原是修習歷史的,因而按圖索驥,依據陳謨《遺牒》所述,去追查歷代的祖先。繼而撰成《續追溯我家在中國一百一十一代祖先》系列文章(由陳氏始祖陳胡公獲姓後開始,至陳鳳台,再接陳猷,至陳遇夫,至槎洲村,然後至我,合計一百一十二代),分為十二次的遷移,列出各次地點世次。現將這些有關文章,一齊刊在此書末編,並就其中的內容爭議提出個人的意見。
拋磚引玉,諸君指正!
(陳天璇撰於美國賓州松石居書坊二零一八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