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阳江海陵石井陈氏始祖考

[日期:2012-08-27] 来源:阳江新闻网  作者:陈尚濂 [字体: ]

【编者注】部分宗亲以为阳江海陵陈氏凤台后裔,特刊本文供大家参考。

世笃忠贞崖门事尽 海陵托迹石井全生


绿树掩映中,坐北朝南、内方外圆的墓地外形隐约可见。               


2011年从石井村后山挖出来的一块墓碑,碑文清晰可见:“清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未仲秋(毂)旦重修,宋兵部承事郎开基始祖若水石泉陈公之墓,宪阖三大房(众)裔孙等同坐壬加子。”  周辑 摄

—— 海陵石井陈氏始祖考

陈尚濂

 

    从阳江市区去海陵岛,过海陵大堤不远便是石井村,石井村和附近的塘选、乡美、麻礼、那洋、下那洋、摸旱、那快、硬路、南安、玛冷、那二、沙村等十多条村子,以及江城区岗列镇那洛村(包括洛东、洛西)、平岗镇黄村头,阳西县溪头镇石埗村、程村镇近河厂墩村,以及阳春市岗美河村、朝福村的村民,都以陈姓为主。据载,这些陈氏人众最早都来自海陵石井村,都来自于同一开基始祖。对于该始祖为谁,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原有族谱在文革时期几乎毁绝,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南宋宰相陈宜中,有人说是南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搞清这个历史谜团,不单只对陈氏后人,乃至对阳江文史都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笔者作为陈氏后人的一员,近年来,反复采访了村中父老乡亲,寻找保留下来的零星族谱及后编族谱,根据较为可信资料,我认为:海陵石井村陈氏始祖应为南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其系福建莆田兴化府知府陈瓒之子。(注:根据《宋史》及有关地方志介绍,陈瓒,字瑟玉,谥忠武,是陈宓之孙,宋朝宰相陈俊卿之曾孙。)

    上述结论,依据有三:

一、海陵陈氏族谱有记载

 

    根据海陵石井村陈家汉拥有的《海陵岛陈族始祖史实谱》(陈文权主编,编于1997年)两段记载,一是:“开基 始祖宋官兵部承事郎讳若水,号石泉公,妣赵氏、廖氏,生三子,长广富,次广豪,三广华。泉祖募勇充张太傅世杰军,同至广东崖门,飓风覆舟,飘落至海陵平章港沥岸,脱险而获生,原居赤坎,后开基石井村,分三大房”。二是:“乾隆十八年仲秋月,阳江县尊平湖李青到张太傅庙诣祭祠冢,有碑文勒在江城太傅庙壁间,其碑文云:予诣祭张太傅祠冢,据邑绅咸云,承事郎陈若水公当年在太傅军舰协力交勷,同舟覆溺,公遇救得活,觅认太傅遗尸,于平章山葬之,公即克全节,匿姓改号石泉,以隐居之处名之石井村,予不禁慕焉,爰赋诗以纪其事:遭危遇救海陵滨,料想天心默有因,不使英雄同灭顶,瘗埋忠骨藉斯人;国事难迁志弗迁,隐居石井老休年,当时伟烈今犹在,宋代名臣 并可传。前又有徐保符县尊七律书遗颂,后又有督学使者徐琪捐囊银一百大员,许饬重修祖坟,并撰墓志一篇,七言对一联。云:墓志:天留节义,世笃忠贞,崖门事尽,架搁官轻,心悲故国,身出沧瀛,海陵托迹,石井全生,景托岛屿,尘视簪缨,樵渔索趣,林壑陶情,基开累业,秀毓佳城,春秋转运,草莽纵横,重新马鬣,永奠鸿铭。对文:宋朝运极终无地,石井峰廻独有坟。始祖坟葬在石井村背,坐北向南。”

 

    该谱虽为近年所编,但上述两段记载却注明是复印自乡美村家传老族谱,可信度较高。第一段记载直接说明了海陵石井村陈氏始祖为南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并对陈若水如何到石井村落户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第二段记载不仅介绍了陈若水事迹,而且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阳江县尊平湖李青于乾隆十八年(即1753年),在南宋灭亡之年(1279年)过后的474年,也即是距离现在足足250多年前,就为陈若水立碑赋诗以纪其事,并指出当时“据邑绅咸云”陈若水隐居石井村。这个信息就有力地说明:当时的人们应该普遍认为石井村陈氏始祖为南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

 

    该谱还认为开基始祖陈若水与陈宜中是同一人,并根据祖上传说,专门编写了有关始祖南宋宰相陈宜中在南末年抗元期间,奉旨去海南岛崖州请救兵而受阻海陵,后又辗转回到当朝太傅张世杰军协助,因覆舟遇救而到海陵石井村隐居等相关事迹。该事迹有一定可信度,但也存在一些未能自圆其说的地方,特别是其中个别情节,看起来觉得有点象神话故事。而且该谱成谱时间较晚,只是根据祖上传说,直接将开基始祖陈若水与陈宜中当作同一人,相对来说缺乏较有力证据。而且笔者查阅过《二十史》中的《宋史》等书籍,也未能证实陈宜中另有别名陈若水。

 

    另据乡美村仅存的几页老族谱,直接记载有:“远祖陈瓒公,原居莆田县,子讳若水,号石泉公。瓒公为宋朝兴 化府知府,陷城车裂殉节而终。”

 

    从以上两种族谱,可以比较确切地看出:海陵石井村陈氏始祖应为南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其系福建莆田兴化府知府陈瓒之子,将其与陈宜中混为一人,并不足信。

 

二、《阳江县志》佐证

 

    笔者到阳江市图书馆查找了《阳江县志》(民国版本),在“卷十一”记载:“宋承事郎陈石泉墓在海陵石井山,光绪十九年其裔孙生员陈英桂呈请督学徐琪捐金重修”,“按城西张太傅祠碑刻载:邑令孙廷铎题陈石泉诗跋云:按陈氏族谱,承事郎系兴化守陈瓒子侄,与太傅同泊崖山,又同过平章山下,实收葬太傅遗骸,太傅遗骸运有‘张忠’二字,噫奇矣,承事郎遂卜居海陵以,寿终葬石井村”,“然皆据族谱,只称石泉为陈瓒子侄。其后陈氏据近人‘尚友录’载:陈瓒子名若水,张太傅辟为督府架搁,意为石泉即若水号。迨光绪十九年,督学徐琪既捐金修太傅祠墓,复准生员陈英桂呈请捐修石泉墓并作墓志铭,始称承事郎名若水,号石泉。但余作未能证实故老传闻。复有异同尚论者,犹歉然。窃意易代逋臣隐其名以号行亦事所恒有。惟收葬太傅遗骸一事,据前后志书及太傅祠墓碑文,俱云相传诸将葬之赤坎,不言何人。宋末人所作‘昭忠录’又云:太傅以四月八日溺海陵港,明日周文英收太傅尸,火葬于海滨。似不能舍诸书而独从私谱,第以贤有司既纪以诗,学使者复表其墓,邑志顾缺而弗录,非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之道也,兹故列入古迹,而附识其事以俟考”。

 

    《阳江县志》编者以实是求是的态度,用详尽的文字记录了有关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有关事宜的来龙去脉。编者虽对一些细节存疑,但上述文字也从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较为可靠的历史资料。结合海陵陈氏族谱所载,从其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清朝或清朝以前海陵陈氏族谱确曾记载有海陵石井村陈氏始祖为南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其系福建莆田兴化府知府陈瓒之子的内容,因为《阳江县志》和海陵陈氏族谱都反复提及。

 

    二是清朝三任阳江县尊及督学徐琪都认同海陵石井村陈氏始祖为南宋兵部承事郎的说法,并认为其事迹值得表彰。要不他们就不会先后为其题诗,甚至拨金修墓。其中县尊李青和徐琪还认为承事郎就是陈若水。

 

    三是陈英桂所处年代比现在早,其于100多年前的光绪十九年(即1893年),提出让督学徐琪捐金修陈石泉墓。而且听村中老人说,我们以前村中族谱保存得比较齐全,只是到了文革,因政治原因才付之一炬。从此推之,陈英桂当时族谱应该比较齐全,而且所处年代距宋朝更近,当时陈英桂都认为陈氏始祖为陈石泉,也即是陈若水,而没有认为是陈宜中,陈英桂的说法应该更加可信。

 

三、《中国陈氏宗族原始族谱》等佐证

 

    据海陵村民陈明镜保存的一份据说来自福建省莆田的族谱,该族谱名为《中国陈氏宗族原始族谱》,族谱记载了中国陈氏源流,其中记载:“瓒,字瑟,玉号在中,景炎二年端宗入南,散家财赡军逐兴化寇,朝命知军,城隐不屈,被裂市,血流有声,忠心贯日,赠兵部侍郎,赐谥忠。”该谱还指出:瓒有两子,一名为“若水”,若水“由内阁学士出粤东安抚使,落籍于粤,生三子”。

 

    该族谱虽未知来自何方,但编著完整,可信度较高。该族谱指出了陈瓒有子名叫陈若水,其所载与村中族谱所载及村中传说互相印证,也较为吻合,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海陵石井村陈氏始祖应为南宋兵部承事郎陈若水,其系福建莆田兴化府知府陈瓒之子提供了有力佐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len | 阅读:
相关新闻       阳江 
热门评论
匿名 发表于 2012-12-18 20:40:39
1.《阳江县志》记载:光绪十九年前该墓主叫陈石泉,光绪十九年后徐琪还认为承事郎就是陈若水,因而修改墓碑,改为陈若水并加号为石泉;但也作出“非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之道也,兹故列入古迹,而附识其事以俟考”的说明。
2.瓒有两子,一名为“若水”,若水“由内阁学士出粤东安抚使,落籍于粤,生三子”。
一个是“兵部丞事郎”;
一个是“粤东安抚使”;
福建族谱上有陈若水及其分支的记载,但不是海陵这一分支。
匿名 发表于 2013-4-24 1:54:12
这么说来,海陵陈姓的始迁祖陈石泉既不是陈宜中,也不是玉湖系的陈若水。


看过【视频】南宋末丞相陈宜中在阳江,本人是台山人,对视频里的海陵话一点也听不懂。儒洞话则完全可以听懂,感觉与台山一些地方的口音差不多。
匿名 发表于 2017-6-29 18:01:05
阳江县志,民国版称《阳江志》,其他(包括清.李澐)都称《陽江縣誌》(阳江县志),民国版例外。
匿名 发表于 2017-3-12 8:48:53
历史是创造出来的,这句话在海陵石井陈氏中得到印证。现海陵陈若水石泉墓做了新墓碑,墓碑碑文为“故宋相国陈宜中字静观、与权、号石泉、若水公墓”。这可是陈氏的大事件,玉湖陈与宜中陈在海陵石井合族了。陈宜中被做了陈瓒的儿子。
匿名 发表于 2015-1-26 19:54:33
陈宜中和玉湖系石井门派本出廿里石门井头之祖,同源共派。当年南宋陈宜中认祖归宗的地方也是北宋莆田兴化府孝子认祖归宗同一个地方。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5)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5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6-29 18:01:05
阳江县志,民国版称《阳江志》,其他(包括清.李澐)都称《陽江縣誌》(阳江县志),民国版例外。
第 4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3-12 8:48:53
历史是创造出来的,这句话在海陵石井陈氏中得到印证。现海陵陈若水石泉墓做了新墓碑,墓碑碑文为“故宋相国陈宜中字静观、与权、号石泉、若水公墓”。这可是陈氏的大事件,玉湖陈与宜中陈在海陵石井合族了。陈宜中被做了陈瓒的儿子。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1-26 19:54:33
陈宜中和玉湖系石井门派本出廿里石门井头之祖,同源共派。当年南宋陈宜中认祖归宗的地方也是北宋莆田兴化府孝子认祖归宗同一个地方。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3-4-24 1:54:12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1.《阳江县志》记载:光绪十九年前该墓主叫陈石泉,光绪十九年后徐琪还认为承事郎就是陈若水,因而修改墓碑,改为陈若水并加号为石泉;但也作出“非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之道也,兹故列入古迹,而附识其事以俟考”的说明。
2.瓒有两子,一名为“若水”,若水“由内阁学士出粤东安抚使,落籍于粤,生三子”。
一个是“兵部丞事郎”;
一个是“粤东安抚使”;
福建族谱上有陈若水及其分支的记载,但不是海陵这一分支。
这么说来,海陵陈姓的始迁祖陈石泉既不是陈宜中,也不是玉湖系的陈若水。


看过【视频】南宋末丞相陈宜中在阳江,本人是台山人,对视频里的海陵话一点也听不懂。儒洞话则完全可以听懂,感觉与台山一些地方的口音差不多。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12-18 20:40:39
1.《阳江县志》记载:光绪十九年前该墓主叫陈石泉,光绪十九年后徐琪还认为承事郎就是陈若水,因而修改墓碑,改为陈若水并加号为石泉;但也作出“非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之道也,兹故列入古迹,而附识其事以俟考”的说明。
2.瓒有两子,一名为“若水”,若水“由内阁学士出粤东安抚使,落籍于粤,生三子”。
一个是“兵部丞事郎”;
一个是“粤东安抚使”;
福建族谱上有陈若水及其分支的记载,但不是海陵这一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