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陈凤台家族南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一、南迁的历史背景

[日期:2017-04-27] 来源:陈凤台研究  作者:陈明香 [字体: ]

一、南迁的历史背景

十一世纪末,一个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崛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野心勃勃,欲征服天下。十二世纪下半页,凶悍的蒙古铁骑狼师的铁蹄踏遍欧、亚两大洲,控制疆土达2232.7万平方公里,是现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2倍多。

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拒向另一个强悍的马背民族——金国称臣纳贡。1215年并吞了西夏诸国,占领了金的燕京(北京),其孙忽必烈改国号元,称元世祖。虎视眈眈金和南宋的大壁江山。为了各个击破,元利用南宋对金侵城略地掳走二帝之宿恨,假与宋和好,使臣献《联宋伐金》之策,许以汴京开封以南等地归宋。昏君宁宗大喜,允诺调兵遣将,并奉献大批粮草军饷。忠臣陈凤台(谏议大夫)识破元的阴谋诡计,与三朝元老邝愈平岳父联名上《缓金伐元》疏。阐述当前金已国力渐衰,不足为惧;元乃强劲之敌,其亡我之心,坐收渔利才是真正目的。可是,祸国奸相史弥远早已暗收元的贿赂,竟反诬陈、邝俩忘雪国耻之恨,有通敌之疑。宁宗昏庸,误信谗言,以为忤旨,欲谪贬之意。幸邝愈平长女淑丽为前朝孝宗皇册封皇妃劝谏,虽暂不加罪,却不以重用。为此,留下了深深的隐患。

    二、陈英抚夷家属受贬

1217年初,西南边陲越南等藩帮拒称臣进贡,并侵扰国土,少数民族矛盾加剧,藩镇割据称王,官场自上而下腐败,内忧外患严重威胁南宋后方安宁。朝廷派员征讨抚安,这个艰巨的苦差,可谓任重道远。素与陈凤台父子政见不同的奸相有意奏遣陈英(凤台三子、广宣议大夫)领旨抚夷。果不出所料,陈英抚夷不行(无法完成任务),奸相乘机栽赃陷害,将“上疏”联在一起诬陷凤台父子对朝廷不忠不力。纵昏君罢免了凤台父子官职,贬谪为民。凤台长子陈谟(进士,初授刑部侍郎,未就),亲身历经了那个年代,见证了当时的史实,亲笔载录了一篇高瞻远瞩的《谟翁遗牒》传世。内中有载“三弟陈英为广宣议大夫,因差抚夷不行,将家属受贬,遂更名隐于广各地散寓。”七、八百年来,陈凤台后裔皆以《谟翁遗牒》作为编修家史族谱主纲的依据,是最具权威性和真实性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内容导航】
第1页:一、南迁的历史背景 第2页:三、陈凤台家族南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凤台 
热门评论
匿名 发表于 2017-5-31 8:57:49
有人说”联蒙灭金“是个错误,但不要忘了北宋是如何亡国的?金国和北宋签订了”海上之盟“,相约夹击与之和好了百年之久的辽国。辽灭亡,两年之后,金国铁骑挥师南下。攻破了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以及宋钦宗和王公,皇子数百人北上,是为“靖康之变”. 北宋亡国的教训就在眼前,为什么南宋还是要联合蒙元灭掉金国。就是因为两家的仇结的太深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匿名 发表于 2017-5-24 19:04:34
作为凤台陈氏不应老提那无依无据的《缓金伐元》疏,否则会愧对下面岳飞 这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匿名 发表于 2017-5-23 8:35:55
通篇论述看不出有什么历史意义,南迁是出于无奈,并非什么英明。假设《缓金伐元》疏为真,被采纳也不会改写历史,左右不了南宋的灭亡,不要将这作用力无限扩大。作者对陈凤台家族南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没有总结到点子上,应继续探讨。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5-6 11:13:21
再说,宋宁宗时史瀰远是奸相,这倒没错。但,以史论史,在对金国关系和对策上,他绝对是主和派,同时嘉定和议(1208年)由他主导,宋自认姪,称金为伯,增岁贡300万两。他是以伏杀主战派韩侂胄(1207)才上位。由此可见,若陈凤台在1216年主张《缓金伐元》,与他是唱同一个调,怎会反遭刻意加害?所以,文内如此推断,是不符史实的。此外,说到子孙后人弃宋逃亡保命,太乏民族节气,为何又有人说陈凤台在清远抗蒙?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5-3 14:48:43
可惜!这篇文内所提到的当时「历史」,与当时「现实」不相符。谁若稍为认真查查,便知其列举的有关事件年代,连不上要讲的次序上应有的连锁「依据」。所以,反成颠三倒四,混淆视听,想是这位作者强要为陈凤台《缓金伐元》疏去推砌一些所谓背景解释。但所言不靠谱,读来平添误导。如果真正以史论史,年代先后不容乱套。我举个例,所谓「宋蒙联手攻金」之议,是发生在1231年6月,那时是窝阔台汗三年。陈凤台已作古,别说上疏。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5-3 15:51:31
接上,我对陈凤台曾于1216/1217年间上《缓金伐元》疏质疑。让我再举一些有关事件年代,顺序读来,更易明白。1214年金迁都南京;1215年蒙取金中都(北京);1216年11月蒙金争战潼关,蒙随于12月退兵返辽宁平定叛将张致;1217年4月金南下攻宋;6月宋下诏伐金。成吉思汗死于1227年7月(夏6月投降);1232年3月蒙攻取金南京;1234年蒙灭金。1271年蒙忽必烈才改国号为「元」。
匿名 发表于 2017-8-8 9:07:52
可能陈经纬先生到现在也未弄清讨论的内容状况,现在问题是出现在是抗蒙还是抗元的字眼上,并是几派,蒙与元有个时间次序问题,简单来讲陈凤台在朝的时候还没有元朝,其上疏要抗的只能是蒙,上疏抗当时未有的朝代只能是后人做假.
匿名 发表于 2017-7-19 11:33:41
陈英安抚越南有无历史依据?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9-1 9:52:11
主战、主和反覆纠缠是南宋政坛的特色。但史瀰远是主和派,与秦桧同样媚金。兼且当权。如果当时确有“缓金伐元(蒙)疏”这回事,陈凤台是附和而不是得罪当权者,何须畏罪出亡,让七子散珠江?这于理不合,历史显然错用。因史瀰远自1207-1233年把持朝政26年。至于真德秀,无论如何,应属主战派。他曾被派出使金国,因乱,中途折返。是他主张拒纳贡,金因而发兵攻宋。陈凤台既主和,与史瀰远同调,岂又反遭「奸臣」迫害?
匿名 发表于 2017-8-3 13:18:44
天璇叔,请参考以下链接
http://www.his.ncku.edu.tw/chinese/uploadeds/4._________.pdf

Adam Chen
Adam.chen.ny@gmail.com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1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1 楼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9-1 9:52:11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天璇叔,1217年前后当时南宋朝廷确实出现两派,我认为凤台家族与邝俞平家族很可能属于其中失势的一派而于1217年南迁,请看以下这个链接,http://www.his.ncku.edu.tw/chinese/uploadeds/4._________.pdf
我叫陈经纬Adam Chen, (adam.chen.ny@gmail.com) 以前跟您通过Email, 一直想发这篇文章与您分享研究
主战、主和反覆纠缠是南宋政坛的特色。但史瀰远是主和派,与秦桧同样媚金。兼且当权。如果当时确有“缓金伐元(蒙)疏”这回事,陈凤台是附和而不是得罪当权者,何须畏罪出亡,让七子散珠江?这于理不合,历史显然错用。因史瀰远自1207-1233年把持朝政26年。至于真德秀,无论如何,应属主战派。他曾被派出使金国,因乱,中途折返。是他主张拒纳贡,金因而发兵攻宋。陈凤台既主和,与史瀰远同调,岂又反遭「奸臣」迫害?
第 10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8-8 9:07:52
可能陈经纬先生到现在也未弄清讨论的内容状况,现在问题是出现在是抗蒙还是抗元的字眼上,并是几派,蒙与元有个时间次序问题,简单来讲陈凤台在朝的时候还没有元朝,其上疏要抗的只能是蒙,上疏抗当时未有的朝代只能是后人做假.
第 9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8-3 13:00:20
天璇叔,1217年前后当时南宋朝廷确实出现两派,我认为凤台家族与邝俞平家族很可能属于其中失势的一派而于1217年南迁,请看以下这个链接,http://www.his.ncku.edu.tw/chinese/uploadeds/4._________.pdf
我叫陈经纬Adam Chen, (adam.chen.ny@gmail.com) 以前跟您通过Email, 一直想发这篇文章与您分享研究
第 8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8-3 13:18:44
天璇叔,请参考以下链接
http://www.his.ncku.edu.tw/chinese/uploadeds/4._________.pdf

Adam Chen
Adam.chen.ny@gmail.com
第 7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7-19 11:33:41
陈英安抚越南有无历史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