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内容

珠玑曾名沙水镇

时间:2015-9-15 11:18:59 点击:

  核心提示:南雄县境,春秋为百越地,战国属楚,春属南海郡,汉属豫章之南野县,三国属吴之始兴郡;南北朝时,州郡虽多次变易,而始兴县属不变。南雄建置始于唐代光宅元年(684年),当时把始兴县东北部的化南、横山两乡划出...

南雄县境,春秋为百越地,战国属楚,春属南海郡,汉属豫章之南野县,三国属吴之始兴郡;南北朝时,州郡虽多次变易,而始兴县属不变。南雄建置始于唐代光宅元年(684年),当时把始兴县东北部的化南、横山两乡划出,设置浈昌县,取境内浈水、昌水之名合为浈昌县,珠玑地属之。南汉乾享四年(920年),在浈昌置雄州,辖浈昌、始兴两县。宋开宝四年(971年),因有别于河北雄州,遂改雄州为南雄州,南雄之名由此始;天圣元年(1023年),因避仁宗帝赵祯讳,改浈昌为保昌,珠玑地仍属之;宣和二年(1120年),赐保昌为保昌郡;绍兴元年(1131年),珠玑为保昌县牛田村十四图。据史料记载,宋嘉定年间设沙水驿,隶属保昌县,其后,珠玑在行政区域中,一直沿用沙水之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南雄州为南雄路,沙水为保昌县地。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南雄路为南雄府,仍领保昌县地,沙水村为望梅乡,后又设置沙解巡检司。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南雄府改为直隶南雄州,裁去保昌县;直隶南雄州设红梅司,沙水街为红梅司属上北一都,其后在此设沙水塘,至清宣统末年止。民国伊始,改直隶南雄州为南雄县,其时称沙水圩。民国29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全县划为2个区28个乡,第一区均平乡改为珠玑乡。以珠玑为行政区域从此始。1996年,南雄撤县设市,为县级市,珠玑仍属之。

 建国后,珠玑从乡改镇,行政区域在不同时期皆有调整变化。1949年,设南雄县第一区珠玑乡;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南雄县珠玑乡;1958年,珠玑为湖口人民公社管辖;1962年设立珠玑人民公社;1980年,实行政社分开,改称为珠玑区公所;1986年冬,改珠玑区公所为珠玑镇人民政府,珠玑巷隶属至今未变;2005年6月,位于珠玑镇北面的原梅岭镇被撤销,其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全部并入珠玑镇,总面积222.5平方千米,现辖珠玑、里东、梅岭、梅关等22个村委会和珠玑社区1个居委会,236个村小组,近4.4万人。

珠玑巷在沙水河西侧,后巷内人工围河成湖,又叫沙水湖,古时称巷所在地名叫沙水镇。从史料看,珠玑巷只是沙水镇的一部分。阮元编撰的《广东通志》云:“珠玑巷在沙水寺前”;黄慈博先生的《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抄录诸族谱中,多称“沙水村珠玑巷”、“沙水珠玑巷”等。由此可见,古时珠玑巷原属沙水镇。据实地考察,原来珠玑巷大体在沙水镇的南端,即从今珠玑巷南门楼起向北走,经贵妃石塔到石桥(双龙桥)一段,约长200米。再向北走则是其他巷、里、坊。如今的“珠玑楼”,过去并不属珠玑巷。据乾隆十二年(1747年)建楼碑(此石碑现仍镶于“珠玑楼”)记载,“珠玑楼”原为沙水镇翔凤坊之楼,早塌,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时才题名为“珠玑楼”。黄慈博先生在《珠玑巷民族南迁记》中记述,沙水镇还有“儒林里”、“沙水塘”等旧址。后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富庶,来这里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珠玑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沙水镇的里、巷、坊,都像翔凤坊那样,逐步被珠玑巷这个名称所代替,整个沙水镇也叫珠玑巷了。

Tags:珠玑巷 
作者:曾诚 来源:珠玑古巷网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陈氏宗亲网-珠玑巷陈氏研究(www.chens.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陈氏宗亲网 南雄珠玑巷陈氏文化研究会 南雄珠玑巷颍川联谊会 联合主办
  • Powered by laoy! V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