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陈凤台家族南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三、陈凤台家族南迁

[日期:2017-04-27] 来源:陈凤台研究  作者:陈明香 [字体: ]

三、陈凤台家族南迁

    1217年6月,宋下诏伐金,两国展开了全面战争。狡猾的元军按兵不动,违反了《联宋伐金》之约,坐山观虎斗,乘机抽兵征西。这早已在陈凤台的预料之中。邝愈平父子在朝廷遭冷遇,邝淑丽皇妃并非正宫皇太后,无话语权,真是伴君如伴虎。陈凤台与岳父分析,当今皇帝昏庸,奸臣操权,贤良受压,北方混战,西南内乱,蒙元必胜。亡宋灭金之时,陈、邝两家势必难逃一劫。一为了避免战火殃及,二为避奸臣继续加罪迫害,于1217年(即嘉定十年)下半年,陈凤台与邝愈平两大名门望族,毅然决定分别从南雄珠玑巷和京城临安(杭州)迁徙南粤隐居。陈凤台家族首迁清远,七子陈仁伴父而居,后其余六子谟、宣、英、恺、闰、图分散迁徙南粤各地;邝愈平家族首迁河源,后裔分迁珠三角等邑地。至今,两姓族大人众,保持着睦邻亲善,互结秦晋之好的传统习俗。

四、南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历史意义:陈、邝两家自1217年举家南迁至1279年南宋亡朝止的六十多年间(没算上南迁前段赵构高宗、南宋的九十年),先后换了六代皇帝,其中最年轻的要数七岁的赵昺,坐位仅一年,可谓世袭幼主败水皇帝了。

1278年,宋端宗赵昰病死,丞相陆秀夫等众臣拥立卫王赵昺为帝。兵败退至广东新会崖山,于崖门海面立水寨为营。

1279年正月,元忽必烈令张弘范为帅,统率大军控制了崖门海口,断了宋军两侧水源补给。经激战宋军惨败,陆秀夫抱着怀揣玉玺的幼主帝昺跳海殉国。太傅张世杰率残兵突出重围,船至南鹏海陵海面,遇台风船毁人亡。南宋气数殆尽,蒙元一统天下,此乃天意也。

可见,陈凤台家族南迁是最高明的选择,保存了有生力量。不然,陈、邝两家族若不被奸臣迫害追杀,崖门海战也不知有多少后代为宋幼主愚忠殉国陪葬呢?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假若当年宋宁宗采纳《缓金伐元》的良策,或许历史将为之改写。

现实意义:陈、邝两家族南迁,避开了连年战乱、尸横遍野、血染山河、生灵涂炭的灾难。分散隐居这关键的六十多年,他们拓荒辟野,发展生产,休养生息,薪火相传了三代宝贵的人力资源。延至今已七百多年,繁衍超过百万裔孙大族,约四十万侨胞族居世界各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踊现出不少国家栋梁之才,为南粤的兴旺发达,神州的繁荣昌盛,世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一代伟人毛泽东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又言:“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绩都可以创造出来。”

这就是陈凤台家族南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阳东沙冈陈明香

                       2017年4月18日

【内容导航】
第1页:一、南迁的历史背景 第2页:三、陈凤台家族南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凤台 
热门评论
匿名 发表于 2017-5-31 8:57:49
有人说”联蒙灭金“是个错误,但不要忘了北宋是如何亡国的?金国和北宋签订了”海上之盟“,相约夹击与之和好了百年之久的辽国。辽灭亡,两年之后,金国铁骑挥师南下。攻破了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以及宋钦宗和王公,皇子数百人北上,是为“靖康之变”. 北宋亡国的教训就在眼前,为什么南宋还是要联合蒙元灭掉金国。就是因为两家的仇结的太深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匿名 发表于 2017-5-24 19:04:34
作为凤台陈氏不应老提那无依无据的《缓金伐元》疏,否则会愧对下面岳飞 这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匿名 发表于 2017-5-23 8:35:55
通篇论述看不出有什么历史意义,南迁是出于无奈,并非什么英明。假设《缓金伐元》疏为真,被采纳也不会改写历史,左右不了南宋的灭亡,不要将这作用力无限扩大。作者对陈凤台家族南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没有总结到点子上,应继续探讨。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5-6 11:13:21
再说,宋宁宗时史瀰远是奸相,这倒没错。但,以史论史,在对金国关系和对策上,他绝对是主和派,同时嘉定和议(1208年)由他主导,宋自认姪,称金为伯,增岁贡300万两。他是以伏杀主战派韩侂胄(1207)才上位。由此可见,若陈凤台在1216年主张《缓金伐元》,与他是唱同一个调,怎会反遭刻意加害?所以,文内如此推断,是不符史实的。此外,说到子孙后人弃宋逃亡保命,太乏民族节气,为何又有人说陈凤台在清远抗蒙?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5-3 14:48:43
可惜!这篇文内所提到的当时「历史」,与当时「现实」不相符。谁若稍为认真查查,便知其列举的有关事件年代,连不上要讲的次序上应有的连锁「依据」。所以,反成颠三倒四,混淆视听,想是这位作者强要为陈凤台《缓金伐元》疏去推砌一些所谓背景解释。但所言不靠谱,读来平添误导。如果真正以史论史,年代先后不容乱套。我举个例,所谓「宋蒙联手攻金」之议,是发生在1231年6月,那时是窝阔台汗三年。陈凤台已作古,别说上疏。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5-3 15:51:31
接上,我对陈凤台曾于1216/1217年间上《缓金伐元》疏质疑。让我再举一些有关事件年代,顺序读来,更易明白。1214年金迁都南京;1215年蒙取金中都(北京);1216年11月蒙金争战潼关,蒙随于12月退兵返辽宁平定叛将张致;1217年4月金南下攻宋;6月宋下诏伐金。成吉思汗死于1227年7月(夏6月投降);1232年3月蒙攻取金南京;1234年蒙灭金。1271年蒙忽必烈才改国号为「元」。
匿名 发表于 2017-8-8 9:07:52
可能陈经纬先生到现在也未弄清讨论的内容状况,现在问题是出现在是抗蒙还是抗元的字眼上,并是几派,蒙与元有个时间次序问题,简单来讲陈凤台在朝的时候还没有元朝,其上疏要抗的只能是蒙,上疏抗当时未有的朝代只能是后人做假.
匿名 发表于 2017-7-19 11:33:41
陈英安抚越南有无历史依据?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9-1 9:52:11
主战、主和反覆纠缠是南宋政坛的特色。但史瀰远是主和派,与秦桧同样媚金。兼且当权。如果当时确有“缓金伐元(蒙)疏”这回事,陈凤台是附和而不是得罪当权者,何须畏罪出亡,让七子散珠江?这于理不合,历史显然错用。因史瀰远自1207-1233年把持朝政26年。至于真德秀,无论如何,应属主战派。他曾被派出使金国,因乱,中途折返。是他主张拒纳贡,金因而发兵攻宋。陈凤台既主和,与史瀰远同调,岂又反遭「奸臣」迫害?
匿名 发表于 2017-8-3 13:18:44
天璇叔,请参考以下链接
http://www.his.ncku.edu.tw/chinese/uploadeds/4._________.pdf

Adam Chen
Adam.chen.ny@gmail.com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1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第 11 楼
陈天璇 发表于 2017-9-1 9:52:11
回复 匿名 的评论
天璇叔,1217年前后当时南宋朝廷确实出现两派,我认为凤台家族与邝俞平家族很可能属于其中失势的一派而于1217年南迁,请看以下这个链接,http://www.his.ncku.edu.tw/chinese/uploadeds/4._________.pdf
我叫陈经纬Adam Chen, (adam.chen.ny@gmail.com) 以前跟您通过Email, 一直想发这篇文章与您分享研究
主战、主和反覆纠缠是南宋政坛的特色。但史瀰远是主和派,与秦桧同样媚金。兼且当权。如果当时确有“缓金伐元(蒙)疏”这回事,陈凤台是附和而不是得罪当权者,何须畏罪出亡,让七子散珠江?这于理不合,历史显然错用。因史瀰远自1207-1233年把持朝政26年。至于真德秀,无论如何,应属主战派。他曾被派出使金国,因乱,中途折返。是他主张拒纳贡,金因而发兵攻宋。陈凤台既主和,与史瀰远同调,岂又反遭「奸臣」迫害?
第 10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8-8 9:07:52
可能陈经纬先生到现在也未弄清讨论的内容状况,现在问题是出现在是抗蒙还是抗元的字眼上,并是几派,蒙与元有个时间次序问题,简单来讲陈凤台在朝的时候还没有元朝,其上疏要抗的只能是蒙,上疏抗当时未有的朝代只能是后人做假.
第 9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8-3 13:00:20
天璇叔,1217年前后当时南宋朝廷确实出现两派,我认为凤台家族与邝俞平家族很可能属于其中失势的一派而于1217年南迁,请看以下这个链接,http://www.his.ncku.edu.tw/chinese/uploadeds/4._________.pdf
我叫陈经纬Adam Chen, (adam.chen.ny@gmail.com) 以前跟您通过Email, 一直想发这篇文章与您分享研究
第 8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8-3 13:18:44
天璇叔,请参考以下链接
http://www.his.ncku.edu.tw/chinese/uploadeds/4._________.pdf

Adam Chen
Adam.chen.ny@gmail.com
第 7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7-7-19 11:33:41
陈英安抚越南有无历史依据?